第1162章 开发酒友(1 / 2)
“年轻……还是太年轻了。”
M16的战术终端里存着一份加密文档,记录着这些年遇到的奇葩甲方需求。
从“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端掉敌方据点”,到“用最低预算打造最豪华的安保系统”,每一条都足以让最老练的佣兵抓狂。
这些坐在真皮办公椅上的决策者们,手指轻轻敲击键盘发出的指令,往往需要前线士兵用鲜血来兑现。
那些装在镀金相框里的学历证书,在M16眼里还不如一发哑火的子弹有说服力。
会议室里的温度永远恒定在22度,而决策者们讨论的却是零下30度战区的作战方案。
他们用着最新款的触控笔,在电子地图上画出完美的进攻路线,却不知道真实战场上连指南针都会失灵。
最讽刺的是,当M16汇报地形勘测数据时,那些西装革履的甲方代表却在纠结PPT的配色方案。
前线的无线电里经常充斥着无奈的静默。
当指挥部询问“为什么不能更快突破防线”时,没人会解释积雪厚度对装甲车行进速度的影响;当后勤部质疑“弹药消耗过快”时,也不会有人提起敌军使用了新型电磁干扰装置。
这些穿着定制西装的战略家们,永远活在Excel表格的理想世界里,那里所有变量都可控,所有意外都能被预测。
最让M16抓狂的是那些灵光一现的“天才创意”。某个凌晨三点的视频会议中,一位刚从商学院毕业的顾问曾提议“用无人机搭载催眠气体”来解决巷战难题。
这种异想天开的方案比敌方狙击手更致命,因为它们往往会被高层当真,然后变成必须执行的送死任务。
而当你带着伤亡报告回来时,当初的提案者早已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。
作战简报室的墙上挂着历代指挥官的肖像,那些严肃的面孔仿佛在无声地嘲讽。
M16知道,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战场对面的敌人,而是身后那些手握预算审批权的门外汉。
他们的每个突发奇想,都会在前线掀起一场血雨腥风;每次心血来潮的视察,都意味着战士们要通宵达旦地准备表演式的演习。
这些西装暴徒的破坏力,抵得上十个装甲师。
陈树生若是真要整治谁,手段可以精妙得让人抓不住把柄。
补给车队晚到十五分钟这种事,在作战日志上不过是个无关紧要的备注,但对前线部队而言,可能就是生死攸关的十五分钟。
那些卡在运输审批环节的弹药箱,那些“恰好”遇到机械故障的装甲车,每个细节都像是精心设计的齿轮,咬合得天衣无缝。
通讯频段的更新延迟更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器。
当M16的战术终端搜索不到最新加密频道时,她只能要么冒险使用可能被监听的公共频段,要么陷入信息孤岛。
而指挥部的值班日志上永远会工整地记录着“频段更新通知已按时发送”,至于为什么前线没收到,那就要归咎于“战场电磁环境复杂”这类永远无法证伪的理由了。
更可怕的是陈树生对这些把戏的洞察力。
他只需扫一眼补给清单上的时间戳,就能看出哪些延迟是人为制造的;听一段战场通讯录音,就能分辨出信号中断是自然干扰还是有人做了手脚。
那些被精心伪装的“意外”,在他眼里就像白纸上的墨迹一样明显。
M16的作战记录仪里存着无数这样的案例。
某次冬季行动中,加热口粮“恰好”在她们执行潜伏任务时断供;另一次夜袭行动前,夜视装备的备用电池“意外”被调往其他小队。
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疏漏,在陈树生的复盘会议上都会被还原成清晰的阴谋链条——就像老猎人能通过一片被碰断的树枝,推断出整支队伍的行进路线。
最让M16印象深刻的是那次频段干扰事件。
当她在敌后陷入重围时,通讯频道里突然充斥着刺耳的噪音。
事后检查报告将原因归结为“太阳黑子活动异常”,但陈树生只用五分钟就找出了被故意设置错误的中继器参数。
有人故意在任务简报里遗漏关键情报,有人在装备检查时“疏忽”了武器保养。
但所有这些把戏,在陈树生那双仿佛能透视一切的眼睛前,都像是孩童笨拙的谎言。
他不需要证据链,不需要审讯技巧,光是那种看透一切的眼神,就足以让搞小动作的人后背湿透。
M16的战术终端里至今保存着那段荒谬的任务简报录音。
甲方代表带着咖啡渍的领带和充满优越感的声音,正兴致勃勃地阐述着“诱敌计划”——要求侦查小组主动暴露位置,用自己当活靶子来钓大鱼。
录音背景里还能听到键盘敲击声,仿佛这场用生命做赌注的行动方案,只是他们茶余饭后随手敲出的PPT。
那些被甲方奉为圭臬的商业案例,在前线侦查兵眼里全是催命符。
M16的侦察记录仪拍下的画面里,敌军巡逻队的武装配置清晰可见——重机枪、火箭筒、全副武装的装甲车。
而甲方期待她用这些来“钓”的“鱼”,足够把整个侦查小队撕成碎片三次有余。更讽刺的是,任务报酬还不及她腰间一把手枪的造价。
侦查守则第一条被甲方用红色标记划掉,旁边批注着“灵活变通”四个大字。这些坐在恒温办公室里的战略家们,似乎认为战场上的敌人会像商业竞争对手一样按套路出牌。
他们不知道,当侦查兵开第一枪时,整个战场的态势就会像打翻的棋盘般彻底混乱。
那些精心标记的敌军布防图,那些耗时数周摸清的巡逻规律,都会在枪响的瞬间变成废纸。
最令M16作呕的是甲方那份理直气壮的傲慢。合同上的付款金额仿佛成了生死状,给了他们随意践踏专业准则的底气。
当M16指出侦查兵暴露的后果时,视频会议那头传来的嗤笑声清晰可闻.
“你们这些佣兵就是太保守,舍不得下本钱。”说这话时,那位高管正用镀金钢笔在真皮记事本上涂鸦,办公室里的香薰机喷出阵阵檀香。
那次任务结束后,M16的装备清单上多了三个弹孔和一道裂痕。
而甲方发来的验收报告上,用加粗字体写着“未能完全达成战略目标”的评语。
附件里还附了张折扣申请表,理由是“服务效果未达预期”。这份文件被M16用军刺钉在了基地的耻辱柱上,直到雨水把墨迹泡花都没人敢摘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