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2章 接触(1 / 2)
“直接贸然地接触陈树生,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。”一位高层率先打破了沉默,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闷雷。
投影仪的光束在空气中切割出一道苍白的路径,尘埃在其中缓慢地浮动,宛如不祥的预兆,在众人心头投下阴霾。
其他人沉默地坐在各自的阴影里,看似专注地盯着数据屏上跳动的参数,实则思绪早已飘远,都缠绕在同一个棘手的问题上:如何在不惊动对方的前提下,精准地触碰到那个危险的平衡点?
火神重工耗费心血精心编织的布局,此刻就像悬在蛛丝上的玻璃雕塑,精致却又脆弱不堪,任何多余的震动都可能让它瞬间粉身碎骨。
“直接贸然地接触陈树生,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。”高层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,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在这寂静的会议室里回荡。
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“哒哒”声,在这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。
在双方关系如此微妙的时刻,他们心里都如明镜般清楚,任何鲁莽的举动,都如同尖锐的针,会狠狠地刺破那原本就紧绷到极致的弦。
一旦这根弦断了,引发的后果将难以预料,说不定会让火神重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,就像一场精心搭建的积木城堡,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推倒,化为乌有。
高层的手指终于停了下来,悬在半空,仿佛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正在暴露内心的焦躁。
他缓缓收回手,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金属扣,那冰冷的触感让他稍稍回神。
他们不是没考虑过更激进的手段,但风险实在太高了。陈树生不是能被轻易操控的棋子,而是一枚早已深深嵌入棋盘的钉子,强行拔除,只会让整个棋盘裂开,满盘皆输。
现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耐心等待,或者……制造一个让他自己走出来的机会。
但机会从何而来?
没人知道。
“那咱还有别的选择吗?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吧。”另一个高层眉头紧锁,脸上满是焦虑,额头上冒出的细密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,起初像是某种冰冷的露珠,然而随着焦虑的加剧,倒更像是一只只焦急的小虫子在皮肤上爬动,让他愈发烦躁不安。
他的手指神经质地敲击着座椅扶手,节奏杂乱无章,好似某种加密的摩斯电码,传递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焦躁。灯光从天花板垂直劈下,在他眼窝处投下深重的阴影,使得那张本就紧绷的脸更显得阴晴不定,仿佛随时都会爆发。
会议室里的沉默像是一块沉重的铅板,压得每个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。
空气处理器运作的嗡鸣声被无限放大,仿佛某种远古的低语,在提醒着他们时间的无情流逝。
有人无意识地转动着手中的数据板,屏幕上的蓝光在昏暗的房间里划出短暂的弧线,又很快熄灭,如同他们此刻迷茫又无助的心境。
每个人的脑海里都在飞速地思索着对策,可那一个个想法就像泡沫一般,刚一浮现就又迅速破灭。
突然,角落里那个一直沉默的高层抬起了头。
他的眼神深邃而冰冷,像是从深海浮上来的探测器,精准地捕捉着周围的一切,却又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,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内心。
其他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被他吸引过去,仿佛他本身就是某种强大的引力源,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牢牢锁定。
他没有立即开口,而是缓慢地环视了一圈,像是在评估每个人的反应,又像是在确认自己的话语会在哪块土壤上生根发芽,发挥出最大的效力。
他的喉结微微滚动,像是咽下了某种更为激烈的言辞,或许是不想让气氛过于紧张,又或许是在组织更合适的语言。
当他终于准备开口时,房间里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约而同地停滞了一瞬——不是出于期待,而是某种本能的警觉,仿佛他们预感到接下来的话会像手术刀一样,精准地切开现状那看似平静的表皮,露出里面溃烂的真相。
陈树生的资料像解剖图般被层层展开,不是那些公开的、经过修饰的档案,而是更为隐秘的细节:他的生活习惯,几点起床、几点入睡;常去的场所,是安静的咖啡馆还是热闹的健身房;甚至是他偏好的咖啡品牌,是醇厚的拿铁还是清爽的美式。
这些碎片拼凑出的,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,而是一个可以被精准计算、巧妙利用的变量。
“间接的接触,或许是一个更为稳妥的路径。”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。
“人,就算是在怎么神秘,但他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,有自己的需求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,慢慢地渗透到他的生活中去。”
“渗透”这个词从他嘴里滑出来时,带着某种粘稠的质感,像是蜘蛛吐出的第一缕丝,看似轻盈,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。
其他人不自觉地前倾身体,屏幕的光在他们瞳孔里跳动,像一群饿狼看见猎物时眼里燃起的幽光。
有人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袖口,布料摩擦的沙沙声暴露了表面镇定下的亢奋,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向他们招手。
“让一切在潜移默化中进行,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。我们要让陈树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我们的存在,甚至是对我们产生一定的依赖。”
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,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弧度,那不是笑容,而是猎手看见陷阱成型时的条件反射,仿佛已经看到了陈树生一步步陷入他们精心布置的网中。
众人听了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这确实不是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,没有刀光剑影,没有血肉横飞,但却是一场更为残酷的心理博弈,一场耐心的较量。
在这场博弈中,时间就是最锋利的武器,看似无害的偶遇、精心设计的雪中送炭,都会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器。
真正的较量在于谁能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保持冷静,谁先沉不住气,谁就会露出破绽,从而满盘皆输。
空调出风口吹出的冷风掀起资料的一角,纸张哗啦作响,像在模拟某种溃败的声音。
在座每个人都清楚,这比正面冲突更危险——当对方察觉时,往往已经深陷网中。
“那么,从哪里开始呢?”一个高层打破了这令人难耐的沉默,他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底传来,干涩得像是许久未用的齿轮突然转动,带着一丝不确定和试探,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带着生锈的摩擦感。
提问者的手指无意识地搓捻着会议纪要的页角,纸张在他手中发出细微的声响,边缘很快被揉出了细密的褶皱,仿佛那些皱痕就是他内心纠结与迷茫的外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