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剿灭倭寇(1 / 2)
柳不悔一番纵横捭阖,借刀杀人之计终见成效。北蛮铁骑如退潮般倒卷而回,调转马头全力扑向曾让朝廷头疼不已的响马寨义军。京城之中,虚假的欢腾弥漫开来,龙椅上的天子长舒一口气,衮衮诸公更是弹冠相庆。柳不悔深谙庙堂之道,将这泼天功劳大半划归国师府名下,既堵住了悠悠众口,也为日后调用那些桀骜不驯的“奇人异士”铺平了道路。
朝堂的喧嚣尚未落定,东南沿海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再至——倭寇如蝗,登陆肆虐,烧杀掳掠,沿海数县已成焦土,生灵涂炭。
“陛下,”柳不悔出列,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北境暂安,然东南糜烂,刻不容缓。臣请命,率麾下‘奇士’,南下平倭!”他刻意强调了“奇士”二字,殿内瞬间寂静。鲜少有人知晓,他麾下的奇士,皆是些被国师府招安的妖魔,此事极为隐秘。
天子望着柳不悔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,最终颔首:“准奏!朕赐你东南诸道便宜行事之权,务必荡清倭氛,还我海疆安宁!”
没有旌旗招展,没有大军随行。柳不悔只带了五个“能人异士”和一队身怀密宗武功的喇嘛,悄然离京,一路向南。这五人,个个气息诡异:独火鬼王周身缠绕幽蓝烈焰,所过之处草木枯焦;天狼妖王凶戾如饿狼,獠牙外露,眼神凶狠;百眼魔君阴寒似九幽,千足蠕动,毒雾缭绕;九幽魔君黑袍猎猎,袖中血雾翻涌,隐约传出万千厉鬼哭嚎;玄阴姥姥诡谲多毒,白发如霜,眼底透着刺骨寒意。他们行走间引得鸟兽惊飞,连官道上的行人商旅都本能地远远避开,仿佛嗅到了无形的血腥与灾厄。
柳不悔一袭墨色战袍,立于船首,眺望东南海域。身后五位魔头各显凶威,煞气冲天,搅得海面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。
独火鬼王脚下甲板被灼出焦黑脚印,他咧嘴狞笑:“区区倭寇,也敢犯我华夏?待本王一把火烧个干净!”
天狼妖王蹲踞桅杆之上,猩红狼瞳扫视海面,獠牙间滴落腥臭涎水:“听说东瀛武士血肉鲜美,本座今日要饱餐一顿!”
百眼魔君盘坐船尾,背后密密麻麻的妖目闪烁寒光,阴恻恻道:“本君许久未尝活人精血,今日正好开开荤。”
九幽魔君黑袍下血雾翻涌:“这些倭寇的魂魄,正好炼入我的‘万魂幡’!”玄阴姥姥拄着冰晶蛛杖,嘴角含笑却眼神冰冷:“老身的‘冰魄寒毒阵’许久未开张了,今日就拿这些倭狗试试威力。”
柳不悔走在最前,一身素净青衫,与身后这群奇形怪状、煞气冲天的魔头形成诡异对比。他面色平静,眼神深邃如古井,仿佛身后跟的不是一群随时可能反噬的洪荒凶兽,而是温顺的仆从。
“柳大学士,”天狼妖王舔了舔锋利的獠牙,声音粗嘎,“东南的倭人,血可够热?骨头够不够硬?”他眼中闪烁着迫不及待的残忍光芒。
“妖王稍安,”柳不悔头也不回,声音平淡无波,“到了地方,自有你施展之地。记住,我要的是倭寇尽灭,片甲不留,而非……滥杀无辜。”最后四字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。
玄阴姥姥发出“桀桀”的怪笑,拐杖顿地,一圈肉眼可见的冰霜蔓延开:“小娃娃们,姥姥的‘冰魄玄毒’正缺些活物滋养,倭人的魂魄,想必也别有一番风味。”
九幽魔君的黑袍无风自动,沙哑的声音如同砂纸摩擦:“血…怨魂…越多越好…凝练血煞…”
独火鬼王只是嘿嘿低笑,指尖跳跃着一簇幽蓝的火苗。百眼魔君则闭目养神,蜡黄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
数日后,东南沿海,一个曾经繁华的渔港小镇,如今已成人间炼狱。浓烟滚滚,遮天蔽日,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、焦糊和海水咸腥混合的绝望气味。残垣断壁间,倭寇狰狞的狂笑、百姓凄厉的哭嚎、火焰燃烧的噼啪声交织成地狱的乐章。
数十名倭寇正围着一处尚未完全烧毁的祠堂,祠堂里躲藏着最后一批惊恐的妇孺。为首的倭寇头目穿着花哨的具足,手持长刀,正用蹩脚的官话叫嚣着污言秽语,指挥手下撞门。
就在祠堂大门摇摇欲坠,绝望即将吞噬一切之际——
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怖威压,如同无形的海啸,骤然降临!岸边的浪涛似乎都为之一滞,燃烧的火焰猛地一矮。所有倭寇的动作都僵住了,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攫住了他们,连祠堂内的哭嚎都瞬间死寂。
柳不悔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村口一处半塌的望楼上,青衫在腥风中猎猎作响,眼神冷漠地俯瞰着这片焦土。在他身后,五道身影缓缓显形,如同从地狱深渊中爬出的魔神投影。
“啧,一群聒噪的蝼蚁,扰了爷爷清净。”天狼妖王最先按捺不住,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吼,琥珀色的兽瞳瞬间锁定那群撞门的倭寇。